在材料加工的广阔领域中,碳化硅陶瓷以其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,成为众多高科技产业的 “宠儿”。从航空航天的核心部件,到电子领域的高性能器件,碳化硅陶瓷凭借高硬度、高强度、耐高温、耐腐蚀等特性,为现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坚实支撑。然而,在加工碳化硅陶瓷时,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常常困扰着从业者 —— 崩边现象。它不仅极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,还可能会引起高昂的成本浪费,甚至影响整个生产进度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一棘手难题。

材料特性的挑战:碳化硅陶瓷本身硬度极高,莫氏硬度可达 9.5 级左右,这使得它在加工时对刀具的磨损极大。同时,其脆性也较为突出,在收到外部作用力作用时,内部应力集中点容易形成微小裂纹,并迅速扩展,最后导致崩边。而且,碳化硅陶瓷的热导率相比来说较低,工艺流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发,局部高温进一步加剧了材料的热应力,增加了崩边的风险。
刀具选择的影响:若刀具材质选择不当,比如使用普通硬质合金刀具,面对碳化硅陶瓷的高硬度,刀具刃口会迅速磨损变钝,无法保持稳定的切削状态,因此导致切削力增大,引发崩边。即使选用了合适的刀具材质,如金刚石刀具,但如果刀具的几何参数设计不合理,例如前角、后角、刃口半径等参数不合适,也会影响切削力的分布和传递,增加崩边的可能性。
加工参数的偏差:切削速度、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的设置,对碳化硅陶瓷加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。当切削速度过快时,刀具与陶瓷之间的摩擦飞速增加,产生大量热量,使陶瓷材料局部温度过高,热应力增大,进而引发崩边。若进给速度过大,刀具对陶瓷的瞬时冲击力会超出材料的承受极限,导致崩边现象的出现。而切削深度过深,单次切削去除的材料过多,对陶瓷的冲击力过大,同样容易引发崩边。
加工环境的因素:加工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以及加工机床的振动情况,也不容忽视。环境和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,可能会影响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稳定性,增加崩边的风险。机床的振动控制不当,会引起切削力的波动,使刀具在工艺流程中的切削轨迹不稳定,因此导致崩边。

优化刀具选择与使用:鉴于碳化硅陶瓷的高硬度,应优先选用金刚石刀具或立方氮化硼(CBN)刀具,这些刀具有充足的硬度和耐磨性,能够有效应对加工挑战。同时,要对刀具的几何参数进行精心优化,结合实际加工情况,合理调整前角、后角和刃口半径等参数,以确保切削力分布均匀,减少崩边风险。此外,在刀具使用的过程中,要重视刀具的磨损情况,及时来更换或刃磨,保持刀具的良好切削状态。
精准调控加工参数:针对碳化硅陶瓷的特性,通过大量实验和经验积累,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、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。一般来说,相比来说较低的切削速度能减少热量产生,降低热应力;适中的进给速度能避免刀具对陶瓷的冲击力过大;较小的切削深度有助于减轻单次切削的负荷。例如,在加工某特定厚度的碳化硅陶瓷板时,经过多次测试,发现将切削速度控制在一些范围内,进给速度设定为某个值,切削深度控制在较小数值时,崩边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。同时,在工艺流程中,还能够使用分步加工的策略,先进行粗加工,预留一定余量,然后再进行精加工,以去除损伤层,避免应力累积。
改善加工环境条件:保持加工环境的稳定,控制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,有助于提高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加工稳定性。同时,对加工机床来优化升级,提高机床的刚性和减震性能,减少机床在工艺流程中的振动。例如,采用高精度的线性导轨和高质量的丝杠,能够提升机床的运动精度和稳定能力;安装减震装置,如减震垫、减震器等,可以轻松又有效吸收和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。此外,合理选择和使用冷却液也很重要,冷却液能够降低切削温度,减少热应力,同时还能起到润滑作用,降低刀具与陶瓷之间的摩擦力,减少崩边现象的发生。
创新加工工艺方法:引入先进的加工工艺,如超声波辅助加工技术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,刀具的切削力能获得有效降低,材料的去除方式发生改变,从传统的塑性变形去除转变为微破碎去除,由此减少崩边和微裂纹的产生。还有低温冷却加工技术,通过液氮等低温介质对加工区域进行冷却,能够有效抑制热应力的产生,降低陶瓷材料因热脆化而导致崩边的风险。在一些复杂形状的碳化硅陶瓷加工中,采用五轴联动加工技术,能够优化刀具的切削路径,避免刀具在工艺流程中与陶瓷的不合理碰撞,减少崩边现象的发生。
在某电子元件制造企业中,该企业长期从事碳化硅陶瓷基板的加工生产。在过去,由于工艺流程中崩边问题严重,产品合格率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,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,还增加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。后来,该企业引入了上述优化刀具、精准调控加工参数以及改善加工环境等一系列解决方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产品的崩边率从原来的高达 30% 降低至 5% 以内,产品合格率大幅度的提高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明显降低,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也更具优势。
在另一家从事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的企业中,在加工碳化硅陶瓷航空部件时,同样面临着崩边难题。通过采用超声波辅助加工技术等创新工艺方法,结合对刀具和加工参数的优化,成功解决了崩边问题。加工出的航空部件质量达到了极高的标准,满足了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严格要求,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订单和合作机会。

碳化硅陶瓷加工中的崩边问题虽棘手,但并非不可解决。通过深入分析崩边产生的原因,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,从刀具选择、加工参数调控、加工环境改善到创新加工工艺方法等多方面入手,能够明显降低崩边率,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相信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中,碳化硅陶瓷加工技术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途,为所有的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更强大的支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公安部将限制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、增加机械释放功能门把手⋯⋯专家解读:极致加速成“技术冗余”,标准提升将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洗牌
博士眼镜:线下投诉集中,服务短板难掩,研发薄弱难撑智能眼镜梦|ESG案例
全球版OPPO Reno 15配置曝光:骁龙7 Gen 4,与中国版差异明显
小米澎湃OS 3第三批正式版推送:支持小米14系列、REDMI K70系列等14款机型